当前位置:2022年最新版离婚协议书社会中国人口坍塌式萎缩?我们该怎么办?
中国人口坍塌式萎缩?我们该怎么办?
2022-05-23

同样无后的壹读君 | 彤 子

中国有句让年轻人烦得要死的古话:“ 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!”

现在的年轻人不只不爱听,还极力反驳。

声讨生孩子的文章,特别有共鸣!

中华儿女向来说到做到,面对逐年下降的人口出生率,相关专家、学者一阵论战之后,“上书”请求开放二孩。

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出生率有多大帮助呢?

二孩扛不起的生育率

实行计划生育多年之后,对于二孩的放开,国家执行非常谨慎。

2011年11月,中国各地全面实施 双独二孩政策。

2013年11月,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提出“启动实施 单独二孩政策 ”。

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“ 全面二孩政策 ”,有学者预测全面二胎放开会有超过4000万新生儿出生。然而,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6年新生儿人口总数为 1786万, 远低于预期,2017年减少到 1723万 ,2018年缩水到 1523万 ( 国家统计局数据 ) 。

在全国 全面二孩 政策 下,2016年出现的生育峰值也仅有1990年高峰的 60%,生育率不但没达到部分专家的期待值,还开始连年走低,2018年新生儿数量几乎降到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的最低水平。

然而, 2018年新生人口真有1523万吗?

有专家核对了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-2019》第220页表8-4-2,2018年的活产数仅为 1362万,比 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少 161万。

同时也比219页的 全国活产数少了 159万。

谁也不知道哪个数据是真的,最近,网上又流传一个消息:截止到2019年11月17日,今年内全国新生儿出生只有1033万,月均婴儿出生不足100万!有媒体估算,2019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总数可能降到1100万左右。

目前尚未有官方机构发布过2019年全国累计出生人口的数据,1100万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存疑,假如 2018年新生人口只有1362万,那么 2019年1100万的人口跳水并不奇怪。

不少专家表示: 多方面证据显示,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趋势性下滑,该开放生育了!

然而,全面放开生育能有多大效果呢?也不会乐观多少!

育龄女性是生育率的基础保障,22岁到36岁的女性是生育“主力军”。2019年,“主力军”是1983到1997年出生的女性,而未来10年,处于22岁到36岁育龄高峰年龄段的女性人数 将锐减30%多。以现在的形式看,人数减少只是问题之一,不想生孩子的主观意念会对生育率构成更大威胁。

在《计划生育》政策刚开始实行时,很多人不能摒弃子孙满堂的传统观念,于是出现了“超生游击队”。《计划生育》政策实施多年后,作为独生子女的新一代年轻人,习惯了“只生一个好(不生会更好)”的新观念,然后出现了“非暴力,不生育”。

由于年轻人不爱生孩儿,爱加班,加快了中国少子化的发展进程,而中国少子化趋势更是建立在结婚率连年走低、离婚率节节攀升的“稳定”基础之上。

民政部官网截图

少子化不只是中国的困境,全世界都面临少子化难题。

全世界都在流行少子化

根据2017年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统计,自上世纪中期到2015年,全球婴儿出生率明显降低,这说明全球各国“人口减产”是普遍现象。

每位妇女的子女数量

相比下降的平均子女数量,各国 出生率的走势图更惊悚。

恐怖的出生率

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,关于人口方面的表达方式,不同学者使用的数据不同,有些直接用 年出生人数,有些用 出生率。

注:出生率=年出生人数/年平均人数×1000‰

出生率的计算需要除以年平均人数,用人口基数做分母,随着医疗条件改善,人均寿命普遍延长,各国的分母都越来越大, 这会显得出生率越来越低。

出生率有什么作用?它可以 公平衡量各国新增人口的情况。

美国加州世界人口综述(World Population Review)估算了2019年世界各国家、地区出生率排名,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出生率为1.635,全球国家排名第 164,我们的近邻日本以1.478的出生率排名第 179,韩国则以1.323的出生率排在第 194。 但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中国2018年的生育率只有1.46,比日本还低。

欧美先进国家,出生率相对乐观,但也没进入前100名:法国以1.973的出生率排名第126;美国以1.886的出生率排名第135;英国以1.871的出生率排名第138;德国以1.47的出生率排名第181。

被经济拉低的出生率

曾经,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,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,以及技术创新。人口增长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,会对经济系统产生影响,但不受经济影响。

而以Becker(1973)为首的学者则认为,人口出生率是经济系统的 内生变量, 受一系列经济因素影响。之后,许多学者利用不同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数据,对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。

Yamada(1985)通过对11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,发现 人均收入增长导致了死亡率下降, 进而引起生育率下降;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并不是相互独立,而是联合决定的。

Schultz(1985)利用瑞典1860-19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,发现 死亡率下降、妇女工资水平的上升对生育率下降有很大的影响。

Hondmyiannis和Papapetrou(2002)利用1960-1996年希腊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,发现从长期来看, 婴儿死亡率下降会导致生育率降低,并验证了生育率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。

由此可见,越注重经济发展的国家出生率越低,工作积极的德国、日本、韩国出生率都很低,可见努力工作有一定的“避孕效果”。

被避孕措施“阉割”的出生率

说到避孕效果,比房价、工作、经济负担更有效的,当然是科学家们潜心研发的各种避孕产品。

除了市面上常见的避孕产品,人口大国印度又为避孕事业做贡献了。就在今年(2019年),印度的注射型男性避孕药RISUG已完成临床试验,即将投入生产。一针药效长达13年,还没有任何副作用,这简直是全球出生率的噩耗。

被不孕不育毒害的出生率

有人通过避孕措施故意降低生育可能时,也有人想生而不能生。据统计,全世界 5000万人口中,有 8%至12% 育龄夫妇在生育期有过某种形式的不孕不育。环境污染、疾病等原因导致部分人 暂时或永久性不孕不育。

自然界中有一种常见现象,当群居动物的 种群密度超过一定限度,雌性动物就会抗拒产子,种群密度过大会导致食物供应不足,既不利于雌性自己生存,也不利于后代存活,所以 食物是影响雌性动物生育意愿的最大因素,这是动物本能,人类则不然。

人类之所以创建社会体系,就是为了脱离大自然对我们生死的掌控,现在的社会体系建立了完善的退休金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,使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,年轻人不生孩子的底气也越来越足。

面对全球急剧膨胀的人口,出生率下降能减轻交通、住房、能源等多方面的压力,甚至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好处,但凡事都有利有弊,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,出生率的降低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
没有免费的自由

少子化、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威胁,可能是我们现在不能预测的。即使是出生率看得过去的发达国家,也开始出现各种不详征兆。

— 劳动力减少 —

劳动力通常指从 15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。 出生率下降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劳动力不足,虽然电力机械代替了大批体力劳动,人工智能将会代替大批脑力劳动,但电力机械需要人工操作,人工智能需要人工监控、修正,有些工作还是需要人类自己完成,来看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

日本虽然国土面积不大,但人口数量并不少。

也有资料显示日本人口排名在世界第11位

然而人口众多的日本却高兴不起来,他们深陷“少子高龄化”困境。2017年日本新生人口仅有94.1万人,比上世纪70年代每年200万以上新生人口减少了50%以上,这导致日本20年间减少了1000万劳动人口。

这首先会影响第一产业农林渔业的发展,30年间日本减少了 60%的务农人员;建筑、运输和护理等行业所需人员与求职人数比例达到3比1;金融、教育、服务等第三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,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,日本政府只能鼓励 老年人再就业,并推动 企业员工兼职从事“副业”。两个工作的年轻人更忙,更无暇产子,少子化就更严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
比“赡养”一大群老人的年轻人更惨的,也许是 老来无人赡养,还要“被”再就业或延迟退休的未来的你,别担心,这不是最糟的情况。

— 保障制度难维持 —

在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,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的社会,很难确保以个人所得税、法人税、社会保险费为中心的政府财政收支平衡。未来一个年轻人可能需要背负数位老年人的养老支出,这会对年轻人造成很大压力,而这些老年人也不会开心,因为一个年轻人提供的养老支出分成几份,显然不够这些老年人的基础需求。

为了平衡局面,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,不得不补贴老年人相关的费用,这极易导致政府陷入财政危机,如果对现有养老制度(含退休制度)进行改革,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法国。

面对44亿欧元的 养老金赤字, 马克龙政府不得不实行退休制度改革,否则到2022年赤字将增长到100亿欧元。

对于百姓而言,降低自己的权益确实是无法接受的,但罢工行为直接影响其他市民的出行,企业无法正常运营,又会造成新的财政损失,又是恶性循环。

法国罢工,造成上班难

— 抑制消费 —

财政收入只有个税、法人税、社保这一个途径吗?当然不是, 消费税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,那提高消费税怎么样?

消费税的增加只会使物价上涨,无论百姓数量多少都买不起,商家消费不畅,东西卖不出去,积压在仓库会导致“产能过剩”,资金无法回流,工厂倒闭,工人失业,然后陷入通货紧缩的怪圈,还是恶性循环。

— 技术革新滞后—

劳动人口减少的时候,中老年人逐渐成为劳动人口的主体,而不满30岁的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。虽然老年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却对现代化办公手段了解不多,习惯用费时费力的老方法工作并“影响”年轻人,使原本简单的工作复杂化,这会降低整体生产效率,还会使技术革新严重滞后。

18世纪的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说:人口是国家的命运。

现在我们不生孩子,却期待将来别人的孩子来为我们养老时,未来年迈的我们,可能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。相比法国、日本高达三四万美元的人均GDP,人均GDP不过万的中国可能“未富先老”。

所以别人的孩子活该给你养老吗?

当你老了,走不动了,没有粮食果腹,没有医生救治,没有军队保护时,一切都晚了。

参考资料:

周林娟, 秦娟. 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[J]. 国际商务研究, 2003(4):63-65.

本迪, 金姬. 少子化,全球难题[J]. 新民周刊, 2015(49):58-62.

彭浩然, 孟醒.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与经济发展[J]. 财讯, 2014, 31(9):65-67.

冒韵东, 刘嘉茵. 不孕症诊治临床路径[J].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, 2013(09):14-17.

严成樑. 延迟退休、内生出生率与经济增长[J]. 经济研究(11):30-45.

姜磊, JIANGLei. 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口出生率的计量分析[J]. 常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08, 9(4):36-39.

杨龙见, 陈建伟, 徐琰超. 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人口出生率?[J]. 经济评论(3):49-56.

张冲, 万新月. 教育进步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吗?[J]. 统计与信息论坛, 2019(7).

王桂新. 上海少子·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[J]. 人口与发展, 2000, Vol.6(3):39-49.

山田昌弘, 胡澎. 少子化问题的亚洲特征——日本与欧美比较的视角[J]. 日本学刊, 2019, 170(02):91-101.

茆长宝, 穆光宗.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少子化[J]. 人口学刊, v.40;No.230(04):18-29.

郑秉文. 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与中国发展道路——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[J]. 中国人口科学, 2011(01):4-17+113.

г.Л.萨法洛娃, 张广翔, 钟建平. 俄罗斯的人口老龄化[J]. 人口学刊(5):58-65.

范成文, 金育强, 钟丽萍, et al.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[J]. 体育科学, 2019(4):39-50.